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吴巍:古老“笙”声传递现代情怀

特约撰稿人 郑梓涵

吴巍:古老“笙”声传递现代情怀

伴随着开篇辽阔深远的回响,至尾章跃动多变的节奏脉搏,当代作曲巨匠贝恩德·理查德·多伊奇的力作《现象》,为笙与交响乐队编织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盛宴。5月17日至18日,笙界翘楚吴巍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指挥家钱骏平的引领下,共同见证了这部力作的中国首演辉煌。掌声雷动后,吴巍退至幕后,汗水浸透衣衫,是对艺术极致追求的见证。

摄影:王小京

灵感与技艺的碰撞火花

“《现象》对演奏者是极限挑战,它要求与乐队间既有激烈的竞逐又要有默契的碰撞,释放出震撼的能量。”吴巍如是说。在这部作品中,他不仅是演绎者,亦是激发多伊奇创作灵感的关键。多伊奇视吴巍的演奏为开启新艺术视野的钥匙。“我的演奏让他看到了新的可能。”吴巍解释道。不同于一些传统民乐手的固守,吴巍在传统基础上融入国际化音乐语言,尤其在与韩国作曲家陈银淑合作的《神祇之气》中,这种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部作品让笙如同管风琴般与乐团共鸣,色彩交织,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音响奇景,吴巍因此在国际舞台上的每一次演绎都成为一场体力与艺术的双重考验。

《神祇之气》的全球巡演,或许正是触发多伊奇接受这项挑战的契机,决定为相对陌生的笙创作。笙的演奏技巧复杂,多伊奇通过一年的深入研究,精心设计《现象》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挑战与可行性并存。“观众所听的和声部分,最小单位也超越了十二音,远超十指所能及。”吴巍指出。为了实现这样的音乐奇迹,除了精湛的指法,还需依赖特别定制的乐器。他所使用的37簧改良笙,是上世纪80年代由翁镇发、牟善平、徐超铭三位大师共同研发的成果,极大地拓宽了笙的音域,为东西方音乐的对话搭建了桥梁。

超越“乐谱的囚徒”

吴巍早年便渴望突破,不甘于做一名机械的乐谱执行者。尽管在毕业初期,他每年参与三百多场演出,但曲目循环往复,让他深感不满。“我渴望更多,不想只是读谱的机器。”于是,他与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组建了高山流水乐队,尝试以笙、马头琴、手鼓等民族乐器演绎爵士乐。即兴,成为了他的新探索。“首次尝试即兴,我发现不依赖乐谱,音乐依然可以自由流淌。”1995年,吴巍凭借卓越才华获得德国DAAD文化交流奖学金,前往柏林汉斯·艾斯乐音乐学院深造爵士乐,于国际音乐交汇之地,主动寻找自我音乐的答案。

跨越千年的古老笙,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格外新奇。吴巍不仅局限于爵士,他携带笙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广泛合作,无论是爵士、古典、民族还是现代音乐,他皆游刃有余。在与印度音乐家的合作中,他发现音乐与数学的微妙联系,印度音乐的即兴中蕴含着计算与创造的魔力,极大地丰富了他对笙音乐的理解。至今,吴巍已参与超过400首作品的世界首演,其中包括20余部笙协奏曲,每一部作品都是对笙表达能力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传统与现代对话的不懈探索。

重新审视传统之美

笙,作为和声乐器,其音色中蕴含着“和”的哲学。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笙以其丰富的泛音填补其他乐器的空缺,与笛子在昆曲中共舞,在江南丝竹中默默支撑,体现着中庸和谐的智慧。“在音乐的海洋里,笙虽无形却无所不在,恰到好处地平衡着整体。”通过世界之旅,吴巍对本国的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超越了“当局者迷”的状态,重新发现了“庐山真面目”。他沉浸在《牡丹亭》的全本中,为其之美所震撼,同时也惋惜现有翻译难以传达其精髓的百分之一。面对文化输出的难题,吴巍深知,这需要既深谙其精髓,又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对于包括吴巍在内的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音乐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激励他们在世界音乐版图上书写中国智慧的新篇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吴巍:古老“笙”声传递现代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