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生哪能事事完美?季羡林直到97岁才听到儿子说声对不起"

一九九四年,国学大师季羡林痛失伴侣彭德华,面对四万元丧葬费用,他向儿子季承提出了分担方案:“吾出二万,汝亦出二万。”未料,季承反应激烈,断然反驳:“此债由汝承担,吾分文不付。”此言一出,季羡林怒不可遏,言辞决绝:“吾与尔断绝父子之情!”季老原指望此举能使子顺从,不料季承当真执行,父子关系就此冰封,多年形同陌路。直至季羡林生命之烛摇曳欲灭,双方才终得和解,那么,这漫长的疏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难以言说的纠葛与伤痕?

"人生哪能事事完美?季羡林直到97岁才听到儿子说声对不起"

季羡林与彭德华的结合,是旧时代包办婚姻的缩影,情感基础薄弱。正值季羡林金榜题名,将赴清华求学之际,为免其学业影响婚娶,父母匆忙为之定下了这段姻缘。虽内心抗拒,不愿被传统枷锁束缚,季羡林终究遵从了孝道,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他虽求学在外,每逢假期归家,仍尽力履行夫妻之责。对家庭的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唯有子嗣方能让他彻底摆脱家族的束缚,于是,彭德华的怀孕让他暂时舒了一口气。然而,命运弄人,首诞竟是女婴,季婉如的降生并未解开他心中的枷锁。

两年后,季承的出生终于让季羡林感到了解脱,他视此子为延续血脉的希望,随即毫不犹豫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留下妻儿与双亲。季承自小由母亲独自抚养,记忆中的母亲温婉而坚韧,从无怨言,对父亲从未有过半点责备。季羡林海外学成归来,已时隔十载,子女成长,双亲已故,首次相见的季承仅十岁。相聚短暂,季羡林旋即北上任教,除每月生活费外,一家几近隔绝,即使妻子病重,他也未曾归家,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子女的怨怼。

至彭德华丧礼前夕,季羡林返家商议丧葬费用,意欲共担,却不料激起季承强烈反弹,认为这笔费用应由父亲全权承担,指责之中,父子争执愈演愈烈,终致季羡林愤而提出断绝关系。季承的毅然接受,让季羡林在日后的孤独岁月中悔不当初。直至晚年病榻,季承摒弃前嫌,重拾亲情,父子间的坚冰终被温情融化,晚景得以享受天伦之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人生哪能事事完美?季羡林直到97岁才听到儿子说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