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曙光在哪里?曙光在哪里?曙光在哪里?曙光在哪里?
我平日里是个乐观派,但面对当前的影视市场,我实在找不到乐观的理由,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六月向来是暑期档的前哨战,2023年六月的总票房达到了41.3亿,其中《消失的她》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紧接着是《变形金刚》《蜘蛛侠》等好莱坞大片的强势登场。
今年疫情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退(去年还有所体现),但六月份的总票房却只有22.2亿,同比去年锐减了一半,仅比疫情中的21、22年略好一些。
时间过半,全年的总票房却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想要重回500亿的希望几乎为零,现在的目标是至少保住400亿的底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缺乏爆款作品,即便是表现最好的《云边小卖部》也只收获了3.5亿,整体表现平平,没有突出的亮点。
我不认为是观众的口袋紧缩了,看看五一假期的旅游热潮,即便是清明节,出行人数也创下了新高,电影本应是经济低迷时期的避风港(即经济越不景气,娱乐业越兴旺)。
或许有人会说,游戏和剧集抢占了电影的市场份额,但这并非今年特有的现象,关于电影过时的论调已经喊了好几年,那为什么去年的市场表现还不错呢?
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能够点燃市场热情的热门作品。
市场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只要一两部热门作品出现,就能带动整个市场的繁荣,否则连汤都喝不上,正如昨天的唠嗑节目中提到的,影院不怕争议,就怕冷清。(顺便一提,这期节目反响极佳,你真的不想听一听吗?)
不仅是普通观众,就连我这个业内人士,最近也提不起去影院的兴趣。
院线经理们现在可能都在默默祈祷,希望有一部话题之作能够出现,让各路粉丝为之疯狂,不必要求艺术品质多么高,只要能吸引观众回归影院就好,看看《头脑特工队2》在海外市场的成功,真是让人既羡慕又嫉妒。
哪怕是一小块肉,也能解解馋。
电影公司都在忙些什么呢?
积压的作品已经清空,新作品还在制作中,疫情的后遗症今年才真正显现出来。
啰嗦了这么多,你倒是说说院线的情况啊!
好的,本周有七部新片上映,但大部分可能都会成为炮灰,只有两部看起来还有些看点,让我简单介绍一下。
《默杀》
昨天有消息称该片提档(实际上只提前了一天),海报上写着“建议未成年观众谨慎观看”,这在宣传环节就已经实现了电影分级。
看到演员阵容,我第一反应是陈思诚,导演柯汶利就是由他发掘的,2019年执导的《误杀》大获成功,但查了下幕后,陈思诚并没有参与制片或监制,出品方也没有壹同传奇(陈思诚的公司),这有点奇怪,按照陈导的商业头脑,他应该会参与一脚。
制片人中倒是有万达的陈祉希,加上猫眼、淘票票和中影,资方阵容非常强大,主演包括王传君、张钧甯和吴镇宇,这绝对是今年的A类大制作。
故事讲述了初中女生惠君因校园霸凌而坠亡,事件牵连到了她的闺蜜小彤,霸凌者接连死于大锤之下,真相究竟如何?警官戴国栋在调查过程中,旧事被一一揭开,所有人都被卷入了风暴中心……预告片看起来很吸引人,我赶紧查了查是否是翻拍。
还真是……不过是导演柯汶利翻拍自己2022年的作品,片名相同,演员阵容不同,在两个电影节上放映过,但并未流出资源。
这种自我翻拍的情况,还真没什么可批评的。
我当然希望《默杀》能够引起轰动,但校园霸凌题材通常不容易成为爆款,除非拍得非常出色。
等周末我去看看这部作品。
《欢迎来到我身边》
于适最近真的是太火了,从15岁到65岁的观众都对他情有独钟,我身边不少长辈都喜欢他,性张力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据说他有很多。
王影璐之前大多扮演一些小角色,比如《爱情神话》中的奶茶店小妹,这次担任女主角似乎是第一次。
看片名似乎不太吸引人,但昨天的首映礼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有不少同行朋友都参加了,口碑看起来还不错?
陈小舟(由于适饰演)在失恋后遭遇了一场意外,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橡皮鸭子,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直到名叫冯佳楠(由王影璐饰演)的女孩出现,只要和佳楠在一起,鸭子就会消失,一段啼笑皆非的浪漫之旅就此展开……预告片看起来很有趣:
带有奇幻色彩的爱情喜剧,导演宋灏霖是个不确定因素,2020年的《赤狐书生》质量堪忧,而2021年的《五个扑水的少年》则表现尚可。
这次不知道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作品,但不要小看情侣群体的购买力,去年《消失的她》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情侣们的功劳不可小觑,像“看完就分手”这样的热搜话题对票房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其他几部作品似乎没有什么市场潜力,就不多说了。
《伞少女》
二维复古画风,改编自漫画,可能只能吸引一些原著粉丝。
《脑洞大开》
显然是一部烂片。
《巧克力和酥油花》
艺联专供,由著名编剧张冀监制,是一部清新的儿童文艺片。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
专为带孩子的家长准备。
情况就是这样,
关键在于电影本身是否足够吸引人,抱怨是没有用的,观众没有义务去支持电影市场,只有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才是电影行业的真正挑战,否则,这个行业可能就不适合你。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