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元素在戏剧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舞台美术设计不断挑战并扩展着观众对于舞台艺术的理解边界。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科技能够无条件地增强所有舞台表演的魅力呢?尤其当我们聚焦于歌剧这一艺术形式时,答案并不那么直截了当。
歌剧的核心首先在于歌唱本身,其次才是舞台呈现。音乐是其最为重要的表达载体,即使脱离舞台,歌剧仍然能够作为一种纯粹的音乐享受而被人们所欣赏。因此,我们常常提及“听”歌剧而非仅仅“看”歌剧。歌剧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不仅因为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还与其对演出场所声音效果的专业要求密不可分。
例如,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内部墙面覆盖着弧形金属网,确保声音能够穿透,从而实现1.6秒的混响时间,达到近乎完美的听觉体验。而金属网背后的墙面则采用了多边形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建筑声学与剧场美学。资料图片
歌剧院作为歌剧演出的专属场地,通常由建筑大师与声学专家联手打造,对声学结构有着极高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确保歌剧演出的声音——无论是演员的演唱还是乐队的现场伴奏——都能准确且完美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特别是在处理歌唱演员的声音时,无论他们是在舞台前部独唱、重唱或是合唱,声音都必须能够穿透乐队的演奏,清晰地传达给听众。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和中央歌剧院等专业场所就是为此而设。鉴于歌剧艺术的独特性,舞美设计必须紧密围绕演员的演唱展开。
在歌剧的舞台上,舞美设计还需考虑到整体的声场布局,避免过度繁琐。每一个布景的设置都应该考虑到对声音的影响。理想情况下,舞美布景应当选用硬质材料,以便更好地促进声音的扩散反射,增强听觉体验。因此,传统歌剧舞台往往采用实景布置,这不仅是出于对舞台视觉效果的考虑,更是为了满足歌剧音乐表达的本质需求。
然而,有些导演过于追求新颖,过度堆砌布景,导致舞台过于复杂,反而影响了演出效果。以歌剧《茶花女》为例,其中一个版本的舞会场景设计采用了高挑的玻璃落地窗,搭配华丽的窗帘和豪华的长桌,虽然视觉上极为奢华,但这些布景材料吸收了大量声音,削弱了声音向观众区的反射。而另一个版本则将客厅设计成弧形,并使用了反射声音的材质,只摆放了一条弧形长凳和小圆桌,这种简洁的设计有效地增强了现场的音响效果,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和谐统一。
此外,部分导演过度依赖LED投影等现代技术来丰富舞台效果。尽管初衷是为了增加演出的内容层次,但过多的投影却成为了声音传播的障碍。某些场合下,大量使用现代光影技术甚至让观众产生了观看电影的错觉,演员不得不借助扩音设备演唱,这显然背离了歌剧本身的艺术特质。
当然,当代歌剧舞台并非排斥所有科技元素,科技手段的应用通常处于辅助位置,有时甚至是幕后功臣。考虑到歌剧演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舞台规模往往较大,以适应人员调动和场景变化的需求。例如,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舞台宽度达到了18米,配备有旋转舞台、升降舞台以及移动舞台等多种设施,共计77个吊杆,这些技术装备旨在优化舞台调度和场景转换。随着科技的进步,舞台场景转换已经从人工操作转变为电脑数控技术,灯光控制也变得更加自动化,设计师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整灯光,创造出更为立体的舞台效果。此外,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呈现舞台设计图,而3D打印技术则为制作复杂的舞台道具提供了可能。这些科技手段在舞台上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歌剧演出的效率。
舞台上的每一项设计都应当服务于艺术表达,歌剧的舞美设计必须围绕角色塑造和声音表现来进行。舞美设计者必须了解声学原理,根据剧情、表演和演唱的需求精心设计舞台。在歌剧舞台上,科技手段的应用必须谨慎,绝不能喧宾夺主,破坏歌剧的核心——演唱。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