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原著的轨迹,这部影片在视觉体验上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然而,主角的力量展现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一个连死亡阴影都无法使其退缩的角色,其战斗能力的描绘却意外地脆弱。诚然,影片最终以逆袭反杀画上句号,但相比韩影中常见的那种酣畅淋漓、一边倒的复仇戏码,这份胜利显得不够痛快淋漓,少了些直击心灵的震撼。摄制于2020年的它,若能提前一年面世,或许能够赢得更多的赞誉,但迟至三年后公映,背后是对复仇主题探讨是否适宜及应否推广此类价值观的深思熟虑。
片中,警察主角在面对手持武器、对公众构成重大威胁的歹徒时,选择的是放其离开,而非果断击毙。从情感层面考量,这一决定尚可理解,毕竟生命的尊重超越一切;但从法律角度审视,面对逃脱并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持械罪犯,开枪自卫本是合法之举。主角的这一选择不禁让人质疑,是否与主流价值观有所偏差,这也成了影响影片上映时间的因素之一。而加速其登上银幕的脚步,则源于一起震动国际的悲剧——邯郸未成年人恶性伤人事件,国内对于加强青少年犯罪惩治力度的呼声空前高涨。
影片适时推出,其中十年前的录像片段显而易见为后期增补,借由他人故事的棱镜,隐晦地映射了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尽管这被视作对热点的追逐,甚至是消费悲剧,但电影结尾处,主角警官那番教诲式的独白,无疑是对全国观众的深切呼吁,强调不容许未成年犯罪者逍遥法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家层面的共同责任。这番言论,让影片超越了简单的热度追逐,承载了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在国内,直接揭露社会暗角与负面现象,或是对现行法制的质疑,往往面临重重限制,甚至可能招致对发声者的处理。因此,通过这样一部作品,间接表达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与反思,不失为一种策略。我们无法苛责影片利用社会事件博取关注,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公众对正义呼唤的空缺,提醒我们正视并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议题,而非简单地回避或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