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追火车的和看火车的——聊聊电影《站台》的看法

近段时间, 思绪不时地被一部电影牵引,决定再次提笔,分享一些个人感悟。火车,无疑承载着整部影片的灵魂。故事开篇,汾阳文工团的舞台上,一群青年跨坐在板凳上,口中模仿着火车的轰鸣声,那是他们心中火车的模样。当表演落幕,这群青年踏上归途,车内欢声笑语,仿若火车的鸣笛在暗夜中回荡。然而,这些年轻人从未亲眼目睹火车的真容,直到电影中段,随着文工团的巡回演出,火车终于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兴奋不已,追逐着火车奔跑,凝视着它渐行渐远。导演运用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描绘了一位男子在昏暗的山脚下守护着一团火焰,仿佛那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穿透了漆黑的夜晚。影片尾声,火车并未再次现身,而是通过一个沸腾水壶的尖锐叫声,唤起了十年前那夜,年轻人模仿火车声音的记忆。

追火车的和看火车的——聊聊电影《站台》的看法

火车这一象征,在影片的起承转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影片跨越1980至1990年,正是火车穿梭于山西大地的黄金时期。火车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更是将山西推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它不仅运载煤炭,更承载着新时代的希望。然而,追逐火车的年轻人并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反而被现实无情抛弃。他们与那些未曾追逐火车的人相比,处境更为艰难。就像那个长镜头所揭示的,时代的烈火,燃尽了他们的梦想。待到80年代末,这群年轻人疲惫不堪地重返故土,对火车失去了热情,火车的意象退化为生活中寻常的水壶啸叫。

也许,这就是电影名为《站台》的深层含义。导演和观众仿佛站在站台上,目送着80年代的山西,见证着一群生命追逐时代的洪流。"站台"不仅是观者的位置,也是启程的等待区。导演本人或许曾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员,最终登上了时代的列车。而那些跌落的人,便是他昔日的伙伴。电影中有个细节,汾阳一面墙上潦草地写着"打死贾樟柯",这是否意味着某位被时代遗忘的年轻人,对导演的成功心生嫉妒,才写下此话?

对于贾樟柯而言,《站台》意味着回归原点,回望那些未曾分别的人与事,赋予影片浓厚的"回忆录"色彩。电影未明确标注时间,而是巧妙地借助流行文化、音乐、影视作品及重大事件的变迁,暗示时间线索,将其融入情节之中。这种叙事方式,体现了记忆的本质,时间与事件交织,形成个人记忆的独特图谱。

《站台》展现了时代感与历史感的对比,前者源于回忆,后者源于探究。对于经历过相似岁月的观众,影片勾起了与导演共鸣的时代感;而对于多数00后,这或许只是一部乏味的电影。只有少部分人会热衷于考证电影中文化符号的出现年代,将之与情节对照,这无疑是历史学者的工作。无论如何,对我而言,《站台》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作品,它既满足了我对结构美学的追求,又激发了我对作者与观众情感的分析。我给予它四颗星的评价。

如此解读《站台》,不仅展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也反映了不同世代间的文化差异与共鸣。贾樟柯通过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历史如何在个体生命中留下烙印。《站台》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让我们思考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配合上述影视资讯,以下是为电影《站台》设计的海报:

![](https://wanx.alicdn.com/wanx/1789915824242502/text_to_image/02241728cbac45a38a6880c165c3dd95_0.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ueC93YXRlcm1hcmsvcWlhbndlbl93YXRlcm1hcmsucG5n,t_80,g_se,x_30,y_30/format,webp)

海报生动地展现了火车穿越山西大地的场景,背景勾勒出80年代的工业风貌,而前景中,一群年轻人正满怀希望与梦想地追逐着火车,完美捕捉了影片的精神内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追火车的和看火车的——聊聊电影《站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