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聊聊玛克辛和PMRC那些事儿——看《玛克辛》有感

尽管故事情节简短且略显平淡,甚至爽点未尽,导演却巧妙且毫不掩饰地将我们带回至一段历史的尘封角落:美国家长音乐资源中心(PMRC)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的舆论风暴。这段往事,如今看来,似乎带着几分荒诞与讽刺,却深刻影响了音乐界的自由表达。

聊聊玛克辛和PMRC那些事儿——看《玛克辛》有感

追溯至1985年,这一年成为美国音乐史上饶舌与摇滚音乐审查制度的关键转折点。一群自视甚高的社会精英,因担忧青少年受到不良音乐的影响,发起成立了PMRC,旨在向家长们提供关于子女所接触音乐的信息过滤网。

PMRC精心筛选出了一份名为“Filthy 15”的黑名单,囊括了当时最具争议性的15首歌曲,这些作品无不触及性、暴力及反叛主题,被贴上了异端的标签。名单上赫然可见麦当娜、AC/DC与Prince等音乐巨擘的名字,他们的作品成为了这场道德审判的靶心。一场冗长的听证会随之召开,John Denver、Twisted Sister以及Frank Zappa等音乐界翘楚出席,面对PMRC咄咄逼人的质询,他们镇定自若,逻辑清晰地予以回应,令PMRC措手不及,场面一时尴尬至极。

电影中,Twisted Sister主唱Dee Snider的出场尤为引人注目,他在听证会上的抗争堪称经典。针对PMRC对歌曲“Under the Blade”的扭曲解读,Snider犀利反驳,指出该曲灵感源自乐队成员的手术经历,描绘的是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恐惧感。他直言:“所有有关虐待、束缚与强奸的联想,都只存在于戈尔女士的心中。”并强调:“作为父母,保护孩子的责任全在于我们自己,他人无权替我们作出判断。”

然而,80年代的美国,不少家长将孩子的不当行为归咎于所听音乐。1984年,John McCollum在听完Black Sabbath的“Suicide Solution”后选择结束生命;紧接着,Raymond Belknap与James Vance也因类似缘由走上绝路。Black Sabbath与Judas Priest因此被卷入法律纠纷,指控源于其歌曲中的所谓“潜藏魔鬼之音”,即倒放歌曲时能听到的“拿起枪,开火”等诱导性指令。这些指控,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显得荒谬至极。

音乐中的“脏东西”是否真该为青少年的行为买单?这个问题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PMRC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对歌词创作自由的严苛束缚,就像在某些平台上发言,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规避敏感词汇。这种言论压制,若施加于音乐人身上,无疑是对其创作激情的扼杀。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PMRC设立的所谓“脏标”系统,本意在于警示,却成了对艺术表达的粗暴干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聊聊玛克辛和PMRC那些事儿——看《玛克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