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Laurie与Amy以及Jo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了我对故事情节的深刻思考。当银幕上的故事落下帷幕,我仍然在反思作者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编织这段关系网。在我看来,这样的剧情走向不仅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在此之前已有线索铺陈。例如,年轻时的Amy与Laurie在马车上的一幕,无疑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当Teddy,也就是Laurie,再次出现在Jo的生活里时,并未如观众所预期般,作为一个始终如一的爱人,通过长时间的分离来证明爱情的坚贞不渝,从而赋予这段感情一种戏剧性和命运感,似乎这便是他们命中注定的结局。
然而,Laurie最终选择了Amy,这使他早期对Jo的感情更像是青春期的一种懵懂情感。对于这个选择,Laurie也给出了他的解释,他希望能够融入March一家。这或许是他最初对Jo情感的根源,对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理想化女性世界的向往。
这种理想化女性的观点与Jo在纽约社交聚会上所反驳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女性应当拥有选举权,并不是因为她们比男性更善良,也不是因为她们是天使,男性享有选举权不需要这样的理由。女性应该拥有投票权,仅仅因为她们是人,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公民权利。”
把美好的特质赋予女性,将她们塑造成梦幻般的存在,并非是对女性平等看待的表现,反而是一种无形的束缚。Jo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并没有沉迷于这种对女性的美化之中。事实上,当Laurie隔着窗户想象着对面邻居女孩们的日常生活时,他可能从未意识到,在这栋房子里,也有像Amy这样的妹妹因为被迫留在家中学习而愤怒到烧毁姐姐的手稿。纯粹的女性世界并不是什么理想的仙境。就像Amy,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勇敢地去追求,这样的女性同样值得尊重。实际上,Amy与Laurie更为契合,影片最后她身着华丽礼服,佩戴精致珠宝,显然她更适合那种充满浪漫与激情的生活方式。她在婚后才向Jo询问是否介意她与曾经的恋人在一起,表面上看似有些虚伪,但在那个时代,即便Jo介意,婚姻也无法轻易改变。这正体现了Amy的性格,她追求自己所愿,并不因此感到歉疚。
我们赞扬Jo的睿智,她坚持女性应该以真实自我被接纳,否则便不值得被接纳;我们赞赏Amy的决心,她无畏他人眼光,勇往直前地追寻内心所欲;我们更敬佩Beth那份超越生死界限的姐妹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