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光影慢慢流淌:无情节故事和老人如何对抗时间的侵蚀——《星期日》影评

最近观看的一部乌兹别克斯坦电影,由肖基尔·霍利科夫执导,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印度纪录片《逆境前行》,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缓慢的叙事节奏,聚焦于社会边缘群体。《星期日》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居住在偏远乡村的老年牧民夫妇的故事,他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成为了被遗忘的人群,仿佛是现代化浪潮下的“遗民”。

光影慢慢流淌:无情节故事和老人如何对抗时间的侵蚀——《星期日》影评

将这一故事置于中国的语境下,可能会觉得略显过时。毕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通讯技术方面,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主要发生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自2008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及现代化议题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然而,对于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中亚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发展较慢的地区而言,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来得更晚,也更为深刻。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工具,如手机,并未给这对老年夫妇的生活带来预期的便利,反而因误解和误操作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此外,煤气灶的引入虽说是进步的标志,但在实际使用中却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麻烦。

影片还探讨了年轻一代与老一辈之间的隔阂。子女们往往从物质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提供最新科技产品来改善父母的生活质量,但这反而加剧了老人们的孤立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正逐渐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老夫妻为了吸引儿子回乡结婚,努力地修缮着他们的旧居,即便明知道这一切可能是徒劳的。这项工作不仅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是对即将消逝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无声抗议。

影片还细腻地描绘了当地牧民的生活习俗,比如手工染色、编织地毯等传统工艺,这些场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或许充满了新鲜感,因为我们较少有机会接触到如此原始且富有诗意的生活方式。这些技艺在中国也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价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展现了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尽管老年男主角并非恶人,但他对妻子的态度体现了该国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即使是在最日常的小事上,如调整电视频道,男性也能凭借微妙的眼神或手势,轻而易举地指挥女性。

与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作品类似,《星期日》采用了一种“无情节”的叙事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来构建故事,而非依赖于紧张的情节推进。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展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通过时间的缓慢流动,观众得以深入体会到角色内心的平静与波澜。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理解并感悟到牧区老年人对时间的独特感知是一项挑战。然而,正是通过这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生命的价值,体验到一种不同于商业大片的观影乐趣——在平凡之中发现非凡,在宁静中感受生命的重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光影慢慢流淌:无情节故事和老人如何对抗时间的侵蚀——《星期日》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