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好看但差点意思,《头脑特工队2》电影观后感

身为皮克斯的忠实拥趸,我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这家动画巨头的作品确实让我感到一丝遗憾。《疯狂元素城》的推出已让我隐约察觉到创新力的疲软,而《头脑特工队2》的问世,更是加重了这份忧虑。

好看但差点意思,《头脑特工队2》电影观后感

在上月的一次内部预映会上,我有幸率先目睹了该片的几个片段。面对迪士尼市场团队征求反馈的热切目光,我竟一时语塞。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我内心的感受矛盾而微妙:电影无疑具备吸引力,但却难以触及卓越的边界。随着全球同步公映后票房成绩斐然,超越了《沙丘2》问鼎年度票房冠军,我再次深入观看,心中的那份遗憾逐渐明晰起来。

孤立来看,《头脑特工队2》是一部合格的影片,尤其对于未曾观赏过其前篇《头脑特工队》的观众来说,我强烈推荐你去体验一番。然而,若你曾被第一部深深打动,那么续集可能就显得逊色不少,无法企及前作的高度,要知道,在我的心中,《头脑特工队》与《机器人总动员》、《寻梦环游记》并列皮克斯的巅峰之作。

初次邂逅《头脑特工队》时,我被其独树一帜的创意深深震撼。电影将人类情感拟人化为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这些生动的角色,它们在主人公莱利的大脑中各司其职,既是科学的解读,又是情感的抒发。小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和谐共生,巧妙映射了莱利的成长轨迹,影片以一种既魔幻又真实的笔触,完成了对成长故事的精彩诠释,堪称艺术与智慧的结晶。

时光流转至九年后的《头脑特工队2》,莱利步入青春期,她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复杂化。焦焦、慕慕、尬尬和丧丧这四位新晋情绪小人粉墨登场,构成了青春期特有的情感图谱。焦焦,这位焦虑的领头羊,对乐乐的单纯快乐嗤之以鼻,带领新成员夺权,推动莱利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变得激进且决绝,甚至牺牲了过去的纯真与友谊。

电影精准捕捉到了青春期的微妙心理变化,孩子们的善变、反叛、崇拜与自我怀疑,在片中得到了细腻的展现。此外,影片继续发挥了皮克斯一贯的创意优势,比如那场生动的头脑风暴场景,以及象征回忆的老奶奶忆忆频繁试图介入的设定,不仅增添了趣味,也为未来续集埋下伏笔。莱利记忆中的低像素动画联动一幕,也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尽管亮点颇多,电影整体却缺乏贯穿始终的精妙叙事。剧情较为直白,传达的信息亦非新论——接纳每一种情绪,拥抱不完美的自我,方能促进个体独立意识的成长。终章处,焦焦因过分追求胜利陷入失控,乐乐艰难回归,重申了“你无法定义莱利的本质”,此时,莱利的自我意识绽放出多元色彩,不再单一,而是融合了各种经历的复杂个性,情绪小人们深感欣慰。这一转折虽寓意深远,却未能在故事层面挖掘出更多深度,仅以新增情绪和简单的道德教训草草收场,实为遗憾。

相较于第一部中情绪与人物成长的紧密交织,续集里情绪小人与莱利的关系显得生硬且割裂,人物仿佛成为了情绪演绎的载体。莱利在第一部中的主动地位被削弱,情绪小人成了行动的主导,这虽然符合青春期情绪波动剧烈的特点,但乐乐等角色的冒险旅程与莱利成长的关联性却减弱了,沦为了单纯的故事情节堆砌。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便是当下电影制作中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倾向。莱利的两位朋友分别设定为黑人和亚裔,这本身并无不妥,但当创意不得不在某些框架内妥协时,不禁让人担忧皮克斯那份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创造力是否还能持续绽放。从《赛车总动员2》到《海底总动员2》乃至《怪兽大学》,一系列续作的推出,虽不乏商业上的成功,却难掩其在创意上的平庸。对于《头脑特工队2》而言,它也未能幸免于这一趋势,只愿皮克斯能守护住我心中剩余的那两块圣地,别让商业洪流冲淡了它们的非凡与纯粹。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好看但差点意思,《头脑特工队2》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