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登月大计划》:银幕上的真假梦境

一场精心编织、真假难辨的思维游戏;一段以假乱真、令人半信半疑的官方秘密;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构思交织,为整个叙事披上了平行宇宙般迷幻的外衣。正当你准备质疑现实之际,导演又不失时机地通过俗套的爱情情节和陈旧的人文关怀提醒你:这一切不过是银幕上的梦幻泡影,太过认真你就输了。

《登月大计划》:银幕上的真假梦境

自乔治梅里爱在银幕上首次实现登月壮举以来,这一主题始终萦绕在电影人心头。上次接触这个题材还是几年前查泽雷凭借《登月第一人》荣获奥斯卡最佳视效奖之时,原本以为这次不过是旧调重弹,没想到却是另一番风味。从库布里克被揶揄的那一刻起,便清楚这部作品旨在幽默逗趣。

电影以一位能言善辩的营销高手的视角,揭示了首次登月计划背后的种种细节,轻松而又戏谑地在历史的重大时刻之间穿梭,极尽讽刺之能事:一群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靠着忽悠和广告拉投资、秘密进行外星人研究的国家项目,还有肯尼迪暗中授意并引发半个世纪争议的登月场景拍摄。

在这戏谑和恶搞背后,剧本毫不留情地讽刺了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地位而制造的巨大阴谋。

“我们的目标已不再是登月本身,而是要让全世界在电视上见证美国超越苏联的一刻。”

“这不仅是一场登月的竞争,更是两种意识形态较量的舞台。”

“每个人都各得其所,你可以开启新生活,世界也不必在共产主义的阴影下沉睡。”

整部电影既享受着在虚实交织间玩味的快感,又时不时透露出些许真实。虽然你无法将其视为一部纪实电影,但也并非纯粹虚构。真假交错,虚实难辨,用想象填补现实未触及之处,创造出比真实更为真切的虚构,这正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将其视为一部科幻作品。正如《三体》在历史的长河中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无限延伸一般。

不由得让人想起十多年前《醉乡民谣》中奥斯卡·伊萨克和亚当的深情演绎——尽管两部电影风格迥异,此刻却意外地融为一体,仿佛就在女主角为登月计划四处奔波拉赞助的同时,纽约街头某个落魄的民谣歌手仍在用肯尼迪的故事调侃:

“当我被塞进压力服,头戴气泡头盔,脚踏太空靴时,我汗如雨下!
零重力环境下没有空气,我需要呼吸,而不是成为英雄!
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哦!请,肯尼迪先生──”

跳脱电影本身,我们仍能看到当今的电影人如何在传统题材中发掘新的主题,这为日渐衰落的电影业带来一丝希望。同时也不禁感叹,在如今已被政治正确束缚、处处受限的好莱坞,仍有创作者敢于恶搞、调侃、编排、嘲讽时政和人物,无需遵循官方定调,能在历史的平行线上肆意创作。毕竟,唯有那些深知自己历史充满谎言和假象的统治者,才会如此惧怕真相,因而选择自嘲。如果说这部电影传达了某种“美式主旋律”,那就是即便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能影响历史的进程。

最近听说小罗伯特·唐尼重回漫威,斯嘉丽·约翰逊成了漫威前员工再就业的成功案例。她上世纪复古的造型恰到好处,只是查宁·塔图姆饰演的木讷工程师角色似乎不太匹配他壮硕的体格。好在导演没有安排任何床戏,让我松了一口气。

(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登月大计划》:银幕上的真假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