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戒百度云网盘【高清1080P完整无删减版】资源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HkplPTKYXvJ40RcCN3qEemw
1999 年 7 月,纽约影评人圈子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当然,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遗作《大开眼戒》要上映了,这对包括全世界热爱电影的观众来说,都是大事。但是对纽约影评人来说,这部斯坦利·库布里克久违12 年推出的电影,带来的更多是愤怒的情绪。
他们写了一封信给美国电影学会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M.P.A.A.) 与发行的华纳影业,抗议这部电影被删减为 R 级上映。而这个例子,正是解释电影分级制度如何改变电影公司想法的最佳证明。
不只内容,就连分级考量都令人“大开眼戒”的电影
状况是这样的:在《大开眼戒》上映前几天,影评人们观赏了试映,当时他们看的版本是所谓的“导演版”,这个版本被美国电影学会裁定为严厉的 NC-17 级──17 岁以下观众禁止观赏。但是他们发现,《大开眼戒》上映时,却变成了 R 级(17 岁以下观众需家长陪同观赏)。
影评人们在电影院里找到了蹊跷:在一场明显看得出是狂欢群交派对的戏里,多出了许多以数位特效加入的人影,这些人形刚好挡住了许多正在交合的人们。
我们提过,M.P.A.A. 非常在意银幕上的性爱表现,多半是这段毫无遮掩的群交戏,令他们狠心给了《大开眼戒》 NC-17 级的待遇。但是问题是,这些假假的数位人影又是谁加上去的呢?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上映前溘然而逝,所以这应该不是他的杰作──而且斯坦利·库布里克也不可能让数位特效挡住他精心设计的桥段。
纽约影评人协会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寄给华纳影业主席泰瑞西摩的信,用词沈重,表达了他们对于西摩没有保护好大师遗作而感到失望,反过来竟然粗糙地事后加工,赶制另一个无法经过斯坦利·库布里克认可的版本,藉以通过 M.P.A.A. 的审订并上映。
这封信不只寄给了西摩与 M.P.A.A. ,还寄给了各大报。兹事体大,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大开眼戒》还有一个更刺激的版本是我们看不到的──其实这一段并没有多长。这让西摩必须针对这个成立超过 60 年的权威影评组织抗议,提出回应。
“我们(华纳影业)专注的并不是 NC-17 分级的电影类型,NC-17 级电影是一整个专业的领域,它包含了超限制级 (XXX) 的成人电影,所以对华纳影业而言,这是个不适合我们进入的事业。”
西摩如此回应,但是,你可以发现,这种回应有点文不对题:影评协会抱怨的是他们修改了《大开眼戒》,但华纳影业却搬出“看看我们多干净”的说法,显然不但承认了修改,而且改得理直气壮,把影评人协会的怨气搁在一边。
如果你现在生气西摩的漠视艺术态度,可以收起你的怒气。因为西摩的回应不是写给影评人协会看的,而西摩其实很尊敬并热爱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过世后,这位大老板甚至愿意接受采访谈谈他。西摩的回应是写给华纳影业的母公司时代华纳集团看的、是写给愿意投资的华尔街经理人看的。这篇回应基本上与电影内容无关、当然更与西摩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私交无关……它与电影分级有关,华纳影业坚持了自己的立场:
我们永远以制作“大众喜爱”、“越多观众能够看到”的电影为目标,而且永远不会动摇这个目标。
杰出的一手:破坏艺术价值巩固好莱坞市场完整性?
你想看看这段恶名昭彰的群交戏吗?很容易,不要去电影院观赏《大开眼戒》的公映版,而只要你买下《大开眼戒》的 DVD、Blu-ray、录影带、LD 其中一种媒体,这些家用娱乐版本都发行过最原始的斯坦利·库布里克版本(或称为《大开眼戒》未修剪版之类的),而西摩或是 M.P.A.A. 都很乐见你这样做。
这是怎么回事?电影公司大费周章地修改公映版本,却又同时发行了影碟形式的 NC-17 版。这种两面手法,让人对上述华纳影业的自清宣言感到有点混淆。
事实上更深入一点,你会发现更多蹊跷:华纳影业应该同意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一部 R 级的电影,而斯坦利·库布里克应该也同意这件事──至少在签约时双方都在书面上同意了,但他最后仍然交出了一部会被评为 NC-17 的作品。而斯坦利·库布里克有可能会不知道,男女交合镜头是 M.P.A.A. 里的爸爸妈妈评审们最恨的画面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站在合约的角度来看,斯坦利·库布里克明显是一个明知故犯的导演,他知道哪些镜头会让《大开眼戒》标上儿少不宜的标签,但他却毫不在意合约与规范,直接放肆开趴。
这个例子其实解释了 M.P.A.A.、电影公司与电影之间的吊诡关系,事实上根据《好莱坞对抗硬核电影》(Hollywood v. Hard core) 一书的分析,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破坏艺术价值的行为,其实是同时在巩固好莱坞市场的完整性。
对电影公司来说, M.P.A.A. 的电影分级制度 (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Administration,CARA),更像是一纸虚应行事的游戏规则。某种程度上,它比海斯法典还要更加上下交相贼。只要遵照几个诡异的规则(例如脏话只能说一次、男性可以裸体到不露性器官的地步、但不能有触碰女性性征的描写),就能决定你的电影能不能让国高中生观众自由入场──他们会在暑假期间进贡为数可观的电影票房。
而对大众来说,M.P.A.A. 是一个值得信任、维持中立的独立评审机构,代替千千万万的父母们,为他们的孩子挑选最适合观赏的电影。这种信任,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观众对好莱坞的质疑,让许多人忘记了,电影其实曾经是一种多么容易进行大规模洗脑的宣传工具(希特勒亲自推荐),而在许多看似人畜无害的 PG-13 级电影里,其实藏着很不适合儿少观赏的眉眉角角。
M.P.A.A. 从来不公开他们的评选标准,这从根本上就非常诡异,似乎抓准了 17 岁以下的观众,不会抗议他们原本能看的电影却被封为 R 级。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透过这种宣示大于实际审查意义的机制,他们同时能给予编导们足够的创作自由──愿不愿意给就是另一回事了。而对编导们来说,他们至少有一些分级标准可以参考,而只要画面不见血、没人开枪、没人脱下裤子,这部电影就算满足了电影分级制度的标准、进而满足了电影公司想要赚大钱的愿望。即便你把更残酷的事实藏在台词之中;或是透过隐喻与象征的方式,大剌剌地放在银幕正中央,M.P.A.A. 都不会找你麻烦。
看似“立意良善”,电影分级制度却成划地自限的阻碍
当然,还是有许多电影被 M.P.A.A. “误判”了,让 R 级电影变成了 PG-13 级(或是相反),我们之后会来谈谈这些被放错边的电影,但是反过来,对观众来说,这种小错误并不算是真正的错误。
观众在分级的道德标准高得吓人(与他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标准有很大的落差)。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如果一部其实不暴力也不色情的电影被分为 R 级,那么观众乐得不带孩子们上影院;反倒是像《飓风营救》这样超暴力的电影(别忘了电瓶刑求戏)被错审为 PG-13 时,许多社会团体纷纷抗议 M.P.A.A. ,认为他们是坐视孩子们成为银幕暴力的牺牲品。
像是 Common Sense media 这样宣称会以更严格标准自主审查的媒体,就给了《飓风营救》不客气的
“16 岁以下不建议观赏”
评价。但是这样的评语,对于电影公司、电影人与 M.P.A.A. 的铁三角关系,可谓是狗吠火车。
回到《大开眼戒》,华纳影业应该早就清楚斯坦利·库布里克用力朝向 NC-17 分级奔跑的决心,他们甚至是默认了这种行为,也应该是协助了斯坦利·库布里克制作了这样欲盖弥彰的公映版本──回到群交这件事,如果 M.P.A.A. 真的觉得群交戏太过伤风败俗,那么他们应该坚持电影在 NC-17 分级才对,而不是加上几个数位人影,就当作汤姆克鲁斯参加的是犹太成人式了。你可以将《大开眼戒》的公映版与 NC-17 版进行比较,这之间的差异真的是可有可无。
华纳影业的两面手法甚至不是特例,而是一种业界惯例。如今许多电影都会发行特殊的“导演版”、“特别版”、“未删减版”、或是“未删减未分级版”影碟,这些电影当中,有些作品的销售重心其实并不是影院收入,这些影碟才是重点:在影碟市场上,好莱坞不需要在意 M.P.A.A. 的规范,可以透过这些明显更吸引成年观众的影碟,捞回电影本身应得的收入。
这是一个明确而且大家不太在意的漏洞,当《人皮客栈》(Hostel) 未删减未分级版影碟在大卖场花车上陈列时,没人抱怨这些购买容易的影碟,会不会污染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简单说,好莱坞自己推出的 M.P.A.A. 与其电影分级制度,是一道完美的防护网,它避免了好莱坞遭到政府监管的下场;巩固了好莱坞自律自清的形象;藉由谁也说不清的分级标准,与明确但毫无意义的几条禁令,给予在意电影尺度的观众一剂安慰针,告诉他们这部电影已经由专家与父母们审核过了,可以放心观赏。
而虽然这样可以让父母轻松一点、省去自己审查的工夫,久而久之,失去意义的电影分级制度,却成为了阻碍好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的门槛。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哪些电影像是《飓风营救》一样,被错放到了儿少观众能够放心观赏的那一边;当然,还要看看反面例子,哪些电影因为分级,被迫成为了 R 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