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指环见证中国歌剧一步步前进

跨越四分之一个世纪,作曲大师瓦格纳以《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史诗般的四联剧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不仅以其宏大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歌剧的发展,更树立了衡量歌剧制作水平的新标杆。鉴于其音乐演绎的复杂性、角色数量的庞大以及浓厚的神话色彩,《指环》被视为考验歌剧行业实力的试金石。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积累了包括《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唐豪瑟》《纽伦堡的名歌手》在内的七十余部歌剧制作经验后,国家大剧院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指环”时刻,《莱茵的黄金》作为系列的序幕正式上演。

指环见证中国歌剧一步步前进

《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由《莱茵的黄金》拉开序幕,随后依次是《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尽管《莱茵的黄金》是最晚完成的作品,但它的长度却是四部中最短的。然而,无论是在哲学思考还是美学追求上,它都是一个集大成者,瓦格纳凭借其精湛的“主导动机”技巧,描绘出了一幅关于莱茵黄金的神话图景,其中充满了仙子、侏儒、神祇和巨人的纷争。

国家大剧院版《莱茵的黄金》以导演斯特法诺·波达的独特视角,将瓦格纳的幻想世界具象化为一场视觉盛宴。波达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瓦格纳“整体艺术”概念的方法,亲自操刀舞台美术、编舞、服装、灯光及多媒体设计,营造出了统一而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莱茵河畔的幽暗、神界的纯净、尼布海姆的炽热与迷雾,每一个场景都独具特色。简约线条和圆形图案构成了视觉的核心元素,同时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现代的设计风格赋予了该剧科幻般的质感,尤其是当众神踏上仿佛未来战舰的彩虹桥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这样大胆的艺术处理自然引发了观众间的热烈讨论,有人赞赏其创新精神,也有人对其突破传统界限提出疑问。例如,有人指出,舞台上的水池与沙粒制造的声音有时会干扰演唱与演奏的效果,某些特定的动作可能会影响演员的表现。如何平衡视觉与听觉体验,一直是歌剧制作中的一个难题,《莱茵的黄金》首演中出现的问题,无疑为后续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反思素材。不过,总体来看,国家大剧院在这部作品中展现的探索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它为中国歌剧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音乐到舞台,这部《莱茵的黄金》始终保持着国际化的色彩。由指挥家吕嘉率领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负责现场演奏,演员阵容汇聚了托马斯·托马森、埃吉尔·西林斯、克里斯蒂安·弗朗茨等众多国际知名瓦格纳派表演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艺术家们在剧中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从秦侃如、徐晓英、张亚洁饰演的莱茵仙女,到关致京扮演的巨人法弗纳,再到牛莎莎饰演的智慧女神埃尔达,以及乐池中表现出色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他们的精彩演绎共同书写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篇章。

《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北京舞台上的连续演出,见证了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古典音乐行业的稳步成长。自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引进纽伦堡歌剧院的全套“指环”以来,这部作品首次在中国完整呈现,并引起了巨大反响;2013年后,中央歌剧院更是成为了国内首个独立完成“指环”系列演出的剧院。如今,国家大剧院的“指环”系列开启了新篇章,尽管还有进步的空间,但中国音乐家们勇攀艺术高峰的决心令人鼓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指环见证中国歌剧一步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