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为啥《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当年票房惨淡?我来给你分析分析

此番评论纯属个人见解,仅表达个人观点,欢迎理性交流。

为啥《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当年票房惨淡?我来给你分析分析

鉴于黑神话即将面世,我重新审视了我对《西游记》原著及二次创作中孙悟空形象的理解,意外发现,声名赫赫的大话西游系列,我竟未曾涉猎。如今细品,不得不说,上部作品的表现着实令人失望,无论是对孙悟空形象的刻画,还是对原著精髓的捕捉与再创造,都显得粗糙且失真。

《西游记》之后的孙悟空形象,无一例外地融合了作者自身的见解与对原著的深度解读。央视版的孙悟空努力抑制其野性,力求塑造出一位正义凛然的英雄;“今日高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则将他塑造成了一位救世主般的存在。而上世纪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后续的《悟空传》与《斗战神》,则更侧重展现孙悟空的反叛精神。至于张卫健与陈浩民版的孙悟空,则以其猴性的灵动与些许无厘头的幽默,赋予角色新的魅力。

那么,《大话西游》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撇开《月光宝盒》中至尊宝尚未遇见紫霞、尚未真正成为孙悟空的情节不谈,整部影片中关于西游的元素几乎只停留在口头提及“找到孙悟空,吃唐僧肉”的层面,甚至连取经四人组也未曾正面登场。观众满怀期待,以为将看到一场西游记的盛宴,却不料开场便是孙悟空被观音菩萨击毙,其形象之丑陋,令人咋舌。这样的孙悟空形象显然与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格格不入。孙悟空死后,影片便变成了一场与西游记本身毫无关联的妖怪闹剧,犹如预购了黑神话,却发现自己误入了另一部游戏,不禁让人高呼“退钱!”

若要揣摩导演的创作意图(暂且不考虑商业考量),以西游为主题,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电影,主线应当是寻找孙悟空及其背后的意义。这与《西游记》原著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在西行的路上,通过历练心性,收束心猿,约束意马,最终达到西天,立地成佛。可以说,这是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气的消磨,找回最初的灵明石猴(个人解读)。

若从我的视角来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付出了戾气消磨的代价,而在《大话西游》中,孙悟空付出的则是情感的代价。影片中的感情戏处理得相当拙劣,孙悟空与至尊宝,同时与白骨精、紫霞、铁扇公主之间的情感纠葛,缺乏明确的过渡与冲突,使得至尊宝从爱白骨精转而爱紫霞的过程显得突兀而不自然。最后,至尊宝落得孤身一人的下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吴孟达与二乔的结局,以及至尊宝在孙悟空帮助下的“幸福生活”,这真的是导演心中的美好结局吗?原本内心纯净、洞察世事的孙悟空,怎会被演绎成充满暴戾、满口怨言、深陷七情六欲的丑态?六小龄童的那句名言“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在这样的改编面前,显得格外有分量。

我并非排斥无厘头风格的改编,如《天地争霸美猴王》与《夺宝幸运星》便是佳例,它们既尊重原著精神,又不失创新。然而,《大话西游》的改编手法,我实在难以认同。

客观评价,从剧情改编与表演效果来看,给予的评分已颇为慷慨。我能理解当年观众的票房反馈,但后来的翻案却让我感到困惑不解。

《月光宝盒》中蓝洁瑛的扮相与《方大同悟空》这首歌曲,为其加分不少;《大圣娶亲》中朱茵的美貌、《一生所爱》这首曲子,以及蔡少芬的造型和唐僧角色的创新,同样值得赞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为啥《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当年票房惨淡?我来给你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