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电影
我们一直在努力

直到爱让我们说再见——《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影评

面对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难题:是在爱与金钱之间作出抉择,还是寻求两者的平衡?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并不总是非黑即白,《如果我是你最爱的人》(以下简称《如果》)便巧妙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选择。

直到爱让我们说再见——《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影评

故事围绕着在福利院长大的福佳艺(由佟丽娅饰演)展开,她自幼丧失双臂,但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一天,她在垃圾桶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取名丢丢。

电影通过对福佳艺坚韧性格的描绘,展现出了她的乐观与幽默。即便住在简陋的一居室,福佳艺依然热爱生活,喜欢喝啤酒,面对困难从不轻言放弃。

然而,最触动人心的情节莫过于福利院为丢丢挑选新家庭的过程。这一段落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多重困境。

丢丢的遭遇勾起了福佳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她决心给予丢丢所有的爱。然而,在警方介入后,丢丢被临时安置在福利院,等待合法领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丢丢的未来着想。

为了能够领养丢丢,福佳艺四处奔波,办理各种手续,最终获得了领养资格。但这只是第一步,失去双臂且收入有限的她,是否真的有能力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呢?

与此同时,一对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妇也希望能够领养丢丢。这对夫妇衣着光鲜,举止得体,在“试养期”内,他们带着丢丢参观高档商场,购买精致的衣服。

许多女性作家曾指出,成为母亲是一种注定失败的经历。《如果》将这一议题提前呈现。

想要孩子不仅需要生育的能力,还需要养育的能力。

我们经常质疑那些有生育能力却行事荒谬的人:为什么为人父母不需要通过考试。

然而,简单地说“没有经济能力就不要生孩子”似乎又过于无情。

对于领养家庭而言,生物学上的联系被降到最低,因此养育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这时,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影片并未将富有的领养家庭刻画成“无爱”的形象,他们同样关心着丢丢的成长。

福利院院长李梅拥有最终决定权。她是一位经验丰富、态度坚决的女性。即使福佳艺竭尽全力争取,李梅依然坚持将丢丢送到条件优越的家庭。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对福佳艺而言,爱意味着给予孩子所能提供的最好环境,即使这意味着让孩子离开自己。

电影的英文名“till love do us apart”让人不禁动容。

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生死离别。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福佳艺不仅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她自身也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她试图通过救助丢丢来结束女弃婴的悲剧,这不仅仅是她的梦想,也是她自我价值的体现。

她未曾料到的是,与人建立联系意味着她不仅要克服自身的障碍,还要面对他人拥有的更好条件。

因此,她最亲近的人便是同样身患残疾的弟弟福满多(黄明昊饰)。尽管听上去有些悲哀,但影片并未过度渲染这一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展现了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情感力量。

电影的高潮部分是一场更换灯泡的场景。福佳艺虽然能用双脚代替双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任务,但在某些时候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换灯泡时,她把椅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爬上去用双脚拧灯泡。几经尝试后,终于成功,但也摔得满头大汗。如果连换灯泡都如此吃力,她又如何应对一个婴儿可能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呢?特别是在丢丢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时。

故事的结局,无论福佳艺如何抉择,丢丢的命运已经不再由她掌控。最终,她选择了放手,这也象征着她与自己的和解。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在于领养权争夺过程中,主角、竞争家庭、福利院院长、警方以及社会各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整个过程平静而理智,却也因这份冷静而显得格外残酷。福利院院长李梅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她的冷静与智慧,以及对孤儿们的长远考虑,正是影片探讨的核心所在。

爱,看不见,摸不着。

有时,实现爱需要我们用理性来引导。

有时,真正的爱意味着放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弟电影 » 直到爱让我们说再见——《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影评